可怕的魔鬼:大连5.7空难纪实

一座悲伤的城市

“5·7空难”夺走了大连人民自己50多位儿女(包括机组人员)的生命。5月7日晚,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得知飞机失事的消息后,整个机场迎客大厅哭声一片,此情此景,连不是迎客的人都制不住擦眼泪。

空难者有的是全家人同时遇难,有的是姊妹数人一起遇难。 最多的家,一下子就失去了三四位亲人。 当夜,大连许多家庭彻夜未眠,许多人一夜就哭干了眼泪。 尽管搜救现场传来消息,救上来的人没有一个活着的,但许多人还在期盼着自己的亲人奇迹般归来。 但是,大连人遇难的毕竟不足全部遇难者的一半,还有许多的外地人 ,甚至还有外国人也同时遇难。

5月8日,天一亮,无私、善良的大连人就伸出自己的双手,敞开自己的胸膛开始热情迎接空难者亲属,特别是外地和外国的空难者亲属的到来。 大连市特别指定了5所星级大酒店专门接待空难者亲属。 每座大酒店都严格强调了服务纪律:

服务既要热情周到又不能带笑容;空难者亲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必须尽快处理不得延误,每个大酒店还都配备了医疗组以防万一。

空难者亲属通常都是多人一起赶到大连,有些人不但悲痛,还带着愤怒、冤屈。 有些人的火气比较大。 可是他们来到大连,却处处看到和体会到了大连人民的爱心。

空难者亲属接踵而至,最多时,大连5座大酒店接待的空难者亲属达900余人。焦急、疑虑、不安、抑郁在这个特殊人群中蔓延。为此,大连第7医院心理医生们开进了酒店。这些心理医生是受过专家培训的。 培训他们的专家是来自北京大学的知名专家马宏、汪向东。马宏、汪向东一行本来是5月9日要来大连开会的。 空难发生后,他们主动提前来到大连。 下飞机后,他们就同当地卫生机构联系上了,并给50多位医生讲课。 心理诊室设进酒店,解决了不少人的问题,许多空难者亲属经过心理治疗后都说,心里平静多了。最后的一点安慰

空难者亲属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尽快辨认亲人。 为了保证辨认准确无误,所有打捞上来的遗体的肌肉颗粒样品和空难者家属的血样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沈阳进行DNA鉴定。 辽宁省刑事科学研究所彻夜灯火通明,干警们数十个小时不休息突击检测。 检测相当复杂,首先提取DNA,然后进行体外克隆放大识别其特征,之后再进行DNA数字化处理输入计算机比对,最后找出遗体和其家属之间的DNA对应关系,才能最后确定遗体的身源。 经过努力,第一批29份DNA 检测报告很快做了出来,之后,大批DNA 检测报告源源不断送往空难指挥中心。

在大连殡仪馆内,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 这次空难,大部分空难者都摔得血肉模糊,难以辨认,许多空难者还肢体残缺不全。 有的遗体与其说是遗体,还不如说是遗骸合适。 殡仪馆的职工先用白布将一具具遗体用白布一层层包裹好,然后再尽可能对死者进行整容,以尽量保证家属与空难者遗体见面时能比较舒服一点。

对大批来大连的空难者亲人,大连人民表现了自己的风度。 在伽利亚酒店,几位出租车司机每天都将车停在酒店门前,只要是空难者家属乘车,他们都分文不取。 不管空难者家属多少人,

也不管他们到那里去。 而更多的志愿者,却活跃在各大酒店,默默地为空难者家属做着一切力所能及的工作。 他们只有一个心愿:让空难者亲属们的心情慢慢好起来。

爱心无价,理赔却有价。 “5·7空难”发生后,各大保险公司纷纷以特殊的形式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5月7日,空难发生刚刚半个小时,平安保险大连公司的代表就赶到了陆上救助现场。 人寿、太平洋、平安保险等大公司都在接待空难者家属的各大酒店设立了自己的理赔办公室。 “5·7·空难”遇难者的保险,除商业寿险外,主要是承运人保险和航空意外保险。 5月13日,北方航空公司迅速作出决定,本着一切赔偿从优的原则,将赔偿金额上浮90%,加上其他额外赔偿,空难者每人将获得18.2万元至19.4万元的赔偿。

航意险是自愿的。 本次空难动用了人工,一份一份查原始单据,终于查出有44人购买了 50份保险,其中大连人张丕林一人买了7份巨额保险。5月13日,已有10人核准了身份,200万元的保金迅速发放到其受益人手中。

谜团重重

5月25日晚8时,”5.7空难”集中打捞结束。 空难已经过去18天了,空难者已不可能有生还者。 至此,空难搜救活动已打捞出遗体或遗骸92具,打捞出了两个黑匣子和大部分的飞机残骸。而连日来,军地共出动128艘各类船舶参与搜索,共出海1331艘次,累计时间6995小时,参加搜救人员17838人次,对24万平方米的飞机失事海域进行了地毯式潜水探摸打捞,并对53公里的海岸线和三山岛以西180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认真地寻找。

经过辨认,打捞上来的遗体大部分得到确认,空难者遗体开始陆续进行火化。部分空难者的亲属也陆续离开伤心之地大连。一切都将结束,然而并未结束。“5·7空难” 的最终原因并未查清。“5·7空难”仍然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谜团之一: 飞机是客舱起火还是驾驶舱起火?大火是导致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吗?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机械故障还是其他原因?

谜团之二: 飞机失事能排除人为破坏因素吗?是否有人放火?

谜团之三: 驾驶员操作是否得当?飞机失事跟“五·一”黄金周客流暴涨有无关系?

谜团之四:乘客张丕林一人买了7份航空意外保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谜团之五: 飞机落水点左边是大连市城市中心区,右边是石化企业,飞机落点可以说极佳。 驾驶员是否有意为之,是否有功?

谜团之六: 飞机失事跟飞机本身有无关系,如飞机的设备、维修等,如机械故障电路故障油路故障等?

谜团多多,扑朔迷离。 专家认为,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很多,如天气,飞机自身故障(机械、设备、电路、油路等),人为因素,飞行员操作不当等等。 如果是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等原因,真正搞明白,没有十年时间恐怕是难以搞清楚的。

“5·7空难” 处理小组曾用排除法对一些空难原因进行了分析。 天气原因应是最早排除的。 因为5月7日晚大连天气不错,能见度高,也无浓雾、狂风等,天气适合飞行。

空难处理小组还排除了机组、导航、配载等方面的原因。 有人说,是否飞机发现问题后要求降落, 机场不准许,才造成飞机栽到了大海?空难处理小组查明,当晚,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雷达系统、导航系统、通讯系统等一切正常。 而飞机起火,如果降落在机场,更容易扑灭。 机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不允许一架着火的飞机降落。 至少目前尚无先例。

空难处理小组还查明,飞机前不久刚刚做过维修, 飞行数据正常。 连飞行员的小体检也正常,飞行员无疲劳现象。

但飞机毕竟掉下来了,而且是直直地栽进了大海。 有一种推测,飞机失事前失控了。 造成飞机失控的原因可能是火,也可能是故障。 所以,飞机才在离机场仅20公里的地方,换句话说,再有一两分钟便可能降落的时候,无可奈何地栽了下来。 大火完全可能造成飞机失控。 专家介绍,飞机的水平仪等均在飞机的尾部,如果飞机尾部因电路碰出火花,甚至有人在厕所里偷偷抽烟,都可能引起大火,而火一旦燃烧起来,由于飞机就像一个大圆桶,烟火会迅速向前蔓延。 飞机尾部失火,飞机平衡控制失效,自然会栽下来。

而飞机的确有过火的痕迹。 如打捞上来的那块大大的机头,严格来讲,那并非一块完整的机头,而是一块机头的外蒙皮和部分驾驶舱残骸而已。 机头的内蒙皮当时打捞上来的很少。 但机头内驾驶员的一条皮带,有火燎过的痕迹。一架乘客双人座椅的一侧,也有明显的烧焦痕迹。 但这火是飞机坠落时起的火还是舱内原来的起火,难以判断。

排除来排除去,”5·7″空难除天气原因外,其他飞机失事的因素并不能轻易排除掉。 看来,飞机的真正失事原因,必须得等飞机黑匣子密码破译后才有可能得出结论。

空中纵火犯

2002年12月6日下午5时多,空难乘客张丕林的母亲突然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要求把家里人都找来,通知的人说, “今天领导要给一个彻底的答复”

此时距大连“5·7空难”发生已经整整7个月,时光的流逝使大连人几乎已经开始淡忘了这个话题, 遇难者家属也渐渐平静,唯有在空难中购买了7份保险的张丕林一家还笼罩在一片疑云中。

7个月来,只有张丕林的遗体没有让家属认领并料理后事,也只有张丕林的家属被一直安排在宾馆里等待有关部门的最后答复,而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正常情况下应给张丕林的约160万元的赔付;按上面要求也一直暂缓。

张丕林的母亲赶紧叫上家里人按要求赶往大连市中山公安分局。已经有一些相关负责人在那里等待他们了。

“我们代表政府正式向你们宣布’5·7空难’ 的调查结果。 “一位负责人拿起一张复印件严肃地说道。 张丕林的家人紧张地一字一句听完了这个100多字的结论,中心内容是:调查认定本次空难系张丕林纵火造成。

接着,来自北方航空公司的人士宣布,由于张丕林的死亡系自己纵火造成,公司对张丕林的遇难不予赔付。

张丕林的家人当即提出,需要了解结论得出的调查过程。 有关负责人回答说:

一、此事特殊;

二、你们有什么要求,我们解答不了,我们转达上去,有答复我们再转告给你们。

当天晚上,张丕林的家属搬离了他们长住的宾馆。 第二天,新华社向全国公布了同样的调查结论。

人们显然难以面对这样一个传闻已久、如今终于得到证实的结果。 而对于空难中的遇难者家属、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人们同样不敢相信,作为南京大学物理系的硕士,作为一名7岁男孩的父亲,这个不到40岁的大连人居然会做出如此残忍、如此疯狂的事情。

虽然。 这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传闻终成事实。 在大连机场东侧约20公里海面上。112条生命,在两分多钟的时间里突然从高空坠落,永远消逝在大连那片美丽而冰凉的海水里。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64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