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南美洲有哪些著名的火山?
尤耶亚科火山简介 尤耶亚科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休眠火山。它位于智利北部同阿根廷接壤的边界以西安第斯山中段,海拔约…
伊拉苏火山:中美洲的花园
伊拉苏火山在哥斯达黎加中部,位于哥首都圣何塞以东约60千米处,海拔3432米。其火山口直径1050米,深300…
通古拉瓦火山:厄瓜多尔的“火喉”
通古拉瓦火山,是厄瓜多尔国家的一座活火山,活动性频繁且危险性大。这座位于安第斯山脉的火山在1999年开始进入活…
阿空加瓜山:海拔最高的火山
“美洲巨人”——阿空加瓜山,为世界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在瓦皮族语中是“巨人瞭望台”的意思。阿空加瓜山地处…
鲁伊斯火山:爆发的灾难
鲁伊斯火山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的托利马省境内的阿美罗地区,海拔5321米。自1595年到1985年的390年间,…
钱学森回国效力的故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了美国,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决定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而当时的美…
李四光有哪些地质力学方面的贡献?
1921年以后,李四光除了在北大任课外,为了探究当时含煤地层年代的问题,在祖国的大地上开始认真地考查北方石炭纪…
地质学家李四光:统领中国地质部
李四光回到新中国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他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休息,便出席了6月份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地质学家李四光:铀矿,原子能根基
1953年6月,李四光的动脉硬化症越来越严重,党中央批准他到北戴河休养。北戴河的美丽风光让他心旷神怡,优美的环…
地质学家李四光:攻关华夏石油
今天,70岁左右年龄的老北京人或当年去过北京的人,大抵都会记得当年公交车的奇葩状态:车的背后,通通背负着一个不…
地质学家李四光:摆脱贫油帽
1955年1月20日,地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定组成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
地质学家李四光:开创地震预测、预报理论
上世纪60年代末,李四光唯一的外孙女邹宗平被祖父安排在地震地质大队工作。同事们请她去问李四光,为什么邢台震后他…
华罗庚的故事:被人取笑的罗呆子
1925年,华罗庚十五岁时初中就毕业了。初中这三年,华罗庚成长很快,在王维克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基本养成了刻苦学…
华罗庚的故事:颇具数学天赋的中学生
这一年的春节一过,小罗庚就九岁了。虽然活泼淘气的习性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懂事多了。华老祥的小店并不很兴隆,收入不…
华罗庚的故事:准确神速的小算盘
华老祥夫妇有了上次的教训,再也不让小罗庚随便乱跑了。他们把小罗庚关在院子里,时刻让他活动在大人的眼皮底下。小罗…
华罗庚的故事:活泼顽皮的小野马
华老祥夫妇老来得子,天随人愿,两口子整天乐得合不拢嘴。把小罗庚当成心肝宝贝,母亲的奶水很足,婴儿能吃能睡,从不…
华罗庚的故事:用箩筐扣起来的婴儿
在中国江苏省金坛县有一个小镇,叫做金坛镇。这个小镇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岸边一片平坦的土地上。虽然只有几百户人家,但…
开辟了纺织新天地:1933年尼龙的发明
20世纪30年代,“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在尼龙发明之前…
给人类装上了千里眼:1936年雷达的发明
当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雷达,是由英国科学家沃特森·瓦特于1935年3月研制成功的。 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控制和…
让我们走进太空:1937年射电望远镜的发明
1937年,英国的雷伯建成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对射电天文学的早期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人类探究太空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