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求学生涯:获得博士学位

刚来美国的时候,邓稼先的生活很拮据,就和洪朝生一起租一个房间,洪朝生后来是成为我国著名的低温物理学家。

房东是一位善良和蔼的美国老太太,她有着美国人传统的直爽性格,和两个年轻人也相处的很愉快。

邓稼先他们所住的是一所很普通的美国房子,房顶是尖的,靠近房顶的是一个小阁楼,小阁楼有一个隔断,邓稼先和洪朝生一人住一半,出入一个门。

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之后,当年居住在这座小隔断中的两个年轻人竟然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美国,邓稼先一面发奋学习,一面关心着国内战争的形势,一面积极参加留学生们的社会活动。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七八千人,而在普渡大学留学的差不多也有一百多人。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败局已定,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进步爱国的的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了。

邓稼先是该组织在普渡大学分会的一员,应邀到“留美科协”的报告会上介绍祖国大陆的情况。

邓稼先这个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参加者和目击者,激动地讲述了被称之为“第二条战线”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形势:抗暴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五二〇”大游行、讲助会、“大地歌泳团”等。

远离祖国的游子,从邓稼先叙述中了解到许多生动的情况,这些情况又激励着他们在异国他乡自强不息。

邓稼先的导师是荷兰人德哈尔,德哈尔多年来一直从事研究原子核物理,虽然他不曾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在指导学生教学方面却堪称经验丰富。

邓稼先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自己的这位导师,两师徒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话之后,德哈尔突然问道:“你怎么会选择原子核物理这门课程的,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就连原子弹的制造者爱因斯坦先生都对这件事情愧疚不已,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邓稼先的反映十分敏锐,他略作一番简单的思考之后,回答说:“我尊敬的导师,我是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原子核物理的,我以为,科学的任务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原子核物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应用于战争,我认为在和平使用和能量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渴望掌握原子核物理的前沿科学成果。”

德哈尔连连点头,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很有天赋,他赞赏地说道:“你的态度很正确,求学就应该如此,你以前的导师吴有训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物理学家,在美国物理学界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你的老师吴大猷、赵忠尧、周培源等,这些名字也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有些还是我们从前共事过的同事。”

听完德哈尔的话,邓稼先感到非常自豪,霎时间有一股自豪感涌上他的心头,在异国他乡,有一位很有名字的科学家在称赞他故国的导师,称赞中国的优秀科学家。

接着,德哈尔带着邓稼先来到实验室,在这里邓稼先生平第一次看到粒子加速度这种纯科学性质的实验仪器,在落后的中国,这种仪器还制造不出来呢!

德哈尔简单的对邓稼先介绍了粒子加速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他介绍说:“所谓原子核物理的量子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完成于30年代,这里面有许多杰出科学家的贡献,甚至还有科学家为了这门功课的发展成熟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时代,这里面有许多东西还需要我们竞相去探索与研究,还有许多丰富的宝藏等着我们前去开采。”

就这样,在导师的认可和帮助下,邓稼先以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在普渡大学开了先例。

邓稼先刚刚到普渡时是一名自费生,过了一段时间,他各门功课的考试都已达到了85分以上,超过了标准分数线。他因此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学金,生活也就得到了改善。在吃饭不用发愁,每餐都可以吃饱了。

邓稼先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功课的底子打得扎实,他在许多稍微看看书就可能通过的课程上尽量节省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德文课,这是他在联大时学得相当好的第二外国语。

在普渡,邓稼先一次也没去听过德文课,坐吃老本,考试居然顺利过关,拿到学分,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邓稼先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当作最宝贵的财富,全部用到钻研物理学发展前沿的新成果方面。

一般和他接触较多的同学,对于邓稼先的印象多半是他的热情、诚恳、待人随和以及孩子般的天真,不太容易看到他在关键时从大处入手的眼光和气魄,而这正是邓稼先能够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一种最重要的品格。

1949年夏天,邓稼先忙里偷闲,去杨振宁所在的芝加哥大学探望朋友,还不忘玩玩小时候就着迷的墙球。他和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一起在草地上玩球的场面被杨振宁摄入镜头,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新中国的成立,在邓稼先心中掀起了阵阵热浪。这是多少浴血奋战的成果,多少人理想和希望的寄托啊!

1950年6月下旬,芝加哥城北的邓肯湖畔,一百多名留美科协各分会的代表相聚在一起举行年会。大家畅谈对新中国的憧憬,畅谈自己的抱负。

不顾山遥水隔,这些科技新人向中国敞开了自己的热烈情怀。入夜,营火点燃了,跳跃的红焰,伴和着炽热的心声,大家引吭高歌《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帝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向着新中国,

前途光茫万丈!

这首祖国爱国民主运动中人人会唱的歌曲,在大洋彼岸也响起了回声。邓稼先他们嘹亮的歌声划破夜空,渐行渐远,消逝在千山万水之中。它是否传到了自己的故乡?新中国,你是否听到了海外学子深情的期待;

邓稼先对新中国的诞生无限欢欣,但自己带着什么回去奉献给她呢?这仍然是他心底最为关注的问题。

能有机会到普渡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来学习处于国际上发展前沿的核物理,这可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他当然拼命钻研,不肯松懈。

从邓肯湖畔回到沃巴什河滨的普渡校园,邓稼先着手写博士论文。在短短的两个月后,他完成了关于氖核的光致分裂的论文。

氖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又名重氢。它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是研究原子核的最基本的对象。用伽马射线轰击氛的原子核,分裂出质子和中了,就可以研究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种关系。

1950年8月15日,邓稼先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20日,他头戴方顶博士帽,身罩博士袍,领取了博士证书。※邓稼先刻苦学习,两年不到就拿到博士学位。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有毅力,一切成功的获得都有可能。

邓稼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毅力,只用了短短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年,他刚满26岁,被人称为“娃娃博士”。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23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