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年来,地球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似乎都可以在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中得到证实。有研究者从这些短诗中“看到”他对不少历史事件的预测,如法国大革命、希特勒的出现等。其中,他还在有些事件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发明:如原子弹的爆炸促使日本投降,全球兴起乘飞机旅游热潮等等。就连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的一些大的事件,似乎都可以在他的预言中找到佐证。据统计,诺查丹玛斯在四百多年前编著的这本《诸世纪》,其命中率竟高达到99%,这不得不另人惊叹!
以下节选的就是那些被他预言到的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事件。无论你觉得这里的预言与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之间有多么的离奇、古怪,然而,这却是事实。
原文:
年轻的狮子将战胜年老的
在一场单对单的战斗里
他将刺破金笼中的双目
两个伤口合成一个
他死于残酷的死亡
解析:这是《诸世纪》中较早的预言篇幅。1559年7月,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在与一名年轻的贵族比试枪法的时候,枪尖不小心穿透黄金头盔刺入国王的眼中,亨利二世不久就在痛苦中死去。“年轻的狮子”就是指亨利二世,因为他常以狮子作为微章。
上面这首诗准确地预言了这次死亡事故,并使预言集在宫廷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事件2:证实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原文:
辇台被旋风吹翻
容颜被假面隐藏
此时
新共和国将使自己的人民苦恼
红白颠倒国无宁安
解析:诺查丹玛斯在序言中曾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一般大众的降临”。这首诗也正是指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第一二行描绘的便是封建国王、贵族被推翻的情景。第一行“辇台被旋风吹翻”。在当时,封建贵族大肆挥霍,乘用的都是豪华、宽敞的马车。因此,马车也被作为了贵族的象征。而第二位“容颜被假面隐藏”则是指大革命之中从法国逃出去的众多的亡命贵族,当时,他们用披风和面具隐盖着自己的面部逃亡,生怕被人民群众发现:而被推上断头台的囚犯,那些平时目空一切的国王与贵族们,现在却被罩上披风或口袋,然后送上断头台行刑处死。
而本诗最后一行的“红白颠倒”,即指的便是革命者推翻了“白”色的波旁王朝,替换而来的则是“红”色的革命政权。
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欧洲反封建的斗争,它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事件3: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
原文:
第三个月 太阳升起
“猪”和“豹”在战场上决斗
疲倦的“豹”放眼长空
一只巨鹫
飞翔在“太阳”的周围
解析:诺查丹玛斯的这首诗精确地描绘了这一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本诗第一句就明确指出了这一事件。1815年3月,一年前被逼退位,软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东山再起,发动政变推翻了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的统治,重新组织了资产阶级政府。
第二行诗中的“猪”是指普鲁士军队的将军布留赫尔,而拿破仑则常常被称作“豹”,双方在战场上决斗。在布留赫尔带领的普军的强大攻击下,拿破仑一败涂地,疲倦的“豹”只能落荒而逃。拿破仑的皇帝旗上画的正是一只巨大的“鹫”,“太阳”失去了光芒,只留下一只“鹫”在其周围飞翔。
这首预言诗是诺查丹玛斯的所有四行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他准确地给后人描绘出了滑铁卢战役的全景场面。拿破仑上台不久,欧洲反法同盟又迅速拼凑起来,英、俄、奥、普鲁士派出大批军队,围攻巴黎。拿破仑不甘示弱,亲自领军前去迎敌,并节节胜利一直推进到比利时的边境。6月18日大决战在滑铁卢打响。开战之初,拿破仑对败军之将威灵顿抱着十分轻视的态度,他认为法军只需用几次冲锋便可彻底击败威灵顿。但这一次,异常顽强的英军出人意料地抵住了法军的强大攻势,最后,法军终于处于下风。而此时拿破仑所急切期待的扭转局势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赶赴战场的倒是普鲁士军队的两个兵团。至此,法军的防线被赶来的普军彻底突破。拿破仑只好带着一万多名残兵败将怆惶逃回了巴黎。
事件4:1852年12月,法国里昂大火灾
原文:
夜火烧家国
有人在火中窒息而死
那是在两条河附近
太阳 射手座 山羊座
都已光芒暗淡
解析:这首诗极为形象地描绘出了火灾发生时的情景。“夜火”指出了火灾发生的时间是在夜里。地点指出了“在两条河附近”,但是这样的地方难以计数,作者在最后两行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太阳 射手座 山羊座” ,因为太阳从射手座升起又从山羊座落下这一现象只有每年的12月22日才会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场烧得“人在火中窒息而死”的灾难就是发生于1852年12月的里昂大火灾。
事件5:巴斯德在医学上的伟大业绩
原文:
埋藏了几个世纪
终于发现了这失落的东西
巴斯德被人敬若神灵
在月亮绕行轨迹终止之时
但是一阵阴风吹来
他的名誉又被伤害
解析:本诗前半部分便描绘了巴斯德因发现病原菌而受到世人尊敬的事情。巴斯德是世界医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发现了微生物,即病原菌。在此之前,人类总是对于食物腐烂、空气污染之类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认为这是神灵的惩罚。而巴斯德不拘于神学的看法,发现了病原菌,这被“埋藏了几个世纪”的秘密终于破解,巴斯德成为医学史上划时代的巨人。随后巴斯德建立了自己的消毒灭菌理论,然后在1889年11月14日创立了巴斯德研究所,致力于病菌研究。
而后半部分则描写了巴斯德后来受到一些人的中伤和非难,他的名誉也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
事件6:西班牙君主制崩溃后的世界大战
原文:
法兰西的战争
长年累月
已超越卡斯特罗皇族的统治
不明确的胜利
给三巨头授与王冠
鹫 雄鸡 月 狮子 平息的太阳
解析:这首诗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君主政体的崩溃、共和国的诞生发生于1923年。所以,这之后在法国发生的战争只能是二战。
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英、法、美三国,美国是“鹫”,法国是“雄鸡”,英国是“狮子”,这三国加上中国和苏联就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主体。
二战后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45年8月12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胜利结束。8月12日正是狮子座时期,主星是太阳,因此诗最后一行时写道“平息的太阳”,指的便是日本的投降。
事件7:潜水艇内发射导弹
原文:
周游海陆乘风破浪的鱼
被大浪打到海滨
光滑无鳞 让人毛骨辣然的异形
敌军从海上 瞬间蜂涌来到城堡
在诺查丹玛斯生活的时代,军队仍然使用的是刀、弓、箭之类的冷兵器,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出现的这些新式先进武器。然而,诺查丹玛斯却预测到了这些武器的出现。他并不知现代人如何去称谓,于是便用“鱼”“闪电”等自然之物替代。在他诗的另一些章节也曾用“雷电”来借代手枪发射子弹时的光和声。在本诗中他用“鱼”来形象比喻由潜水艇中发射出来的鱼雷、导弹等。“乘风破浪”描写的是导弹发射后进入水中向前推进的情景。
而“光滑无鳞”则正是导弹区别于“鱼”的地方,无怪诺查丹玛斯形容这是使人“毛骨竦然的异形”。
近百年来,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军队使用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威力也越来越巨大,导弹的使用更成为致胜的法宝。二战中英、美军队正是用鱼雷击沉了许多日、德的舰艇,从而掌握了海上的主动权,这首诗也许就是描绘这一段时间里的海战的情景吧。
事件8:预言到了戴高乐
原文:
赫拉克里土、罗马、安马尔库之王
已成为法兰西的主人
取异名为戴高乐
意大利也为之震撼
圣马尔科一带被大水淹没
为众王周知的最初者
解析:诗中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但第三行的戴高乐非常膺任注目。
生活在十六世纪的诺查丹玛斯却在他的预言中只字不差地提到了二十世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六十年代掌权)的大名,不禁让人惊奇。这首诗也许就是在预示与戴高尔将军有关的一些事情。意大利与洪水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圆满解答。
事件9:大乱之兆显示
原文: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东洋人受到月之影响
一千七百年无数的人前去
征服了北方大部分领土
解析:不只是诺查丹玛斯,占星术大师鲁萨也曾预言1700至1702年将会出现大动乱的预兆。但是在此期间发生的奥古斯德二世侵略事件并没有征服北方之国。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来看这一首诗,预测之事则十分明显。此处“东洋人”,习惯上指的是日本人。日本的国土面积小,他们需要大片有丰富资源的陆地。
第一个瞄准的目标首当其冲便是中国。于是他们发动了“芦沟桥事件”,借机侵略中国,很快占领了东三省大片领土。本诗第一行“突发事件”即指芦沟桥事件。
而最后一行的“北方大部分领土”当然是指中国东三省的广阔土地。日本侵略中国之后,二战爆发,可以说日本侵华便是大动乱的导火索之一。
事件10: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原文:
黎明时分燃起凄厉大火
轰鸣 闪光向北方延伸
地球上死亡 充满临死的惨叫
武器 报应 饥饿路上死神潜伏
解析:非常明显,这首诗描绘了惨烈的战争场面。但它说的是未来被称为“世界未日之战”的人类大决战还是过去的某场战争呢?
第一行“黎明时分燃起凄厉大火”可以判断出它是指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因为在1941年12月8日的黎明,日本军队派飞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军舰队尚未及作出反应即被炸沉,燃起了熊熊大火,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行诗描写了攻击时的情形。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南海岸,被偷袭后,美国将枪口对准了夏威夷群岛的北方。
第三四行分别写美军被攻击后的惨状和日本战败后的悲惨结局。
事件11:原子弹投向广岛、长崎
原文:
两座城市邻近海港
前所未有的灾难从天而降
饥饿横行 瘟疫猖狂
魔剑追赶 他们向天种求助
哭喊之声震天响
解析:诗的第一二行描写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后,在1945年8月6日、8日,美军分别向日本东海岸城市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
原子弹的可怕之处并不只在于它巨大的爆炸能量,还在于它爆炸后所释放的核“污染”,这种核放射性的“污染”可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致使正常的人体发病;同时,射线还会“污染”食物。
诗的后两行就描写了这种惨况。城市被夷为平地,核污染四处扩散,死神频频光顾,饿殍遍野。活着的在“饥饿”、“瘟疫”的包围中困苦不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个不幸的事实让诗人言中了。
事件12:日德意三国同盟沦为战败国
原文:
恐怖和悲惨的拷问
是施加在这三人身上的惩罚吗
服下毒药独守罪恶的阴谋
在处刑人手里
他们暴露于恐怖之中
解析:这首诗预测的是二战末期日本、德国、意大利沦为战败国,并受到战胜国同盟的惩罚。第二行的“三人”,指的就是日本、德国以及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
三个法西斯国家在二战期间给其他受侵略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45年二战终于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本诗后半部便预言了战败国的悲惨命运。失败后,德日意三国也受到了巨大的灾难,三国的人民也深受战争的折磨。
事件13:约翰·F·肯尼迪暗杀事件
原文:
白昼 伟人被雷电击中
凶行 被请愿的使者言中
他说出预言
在夜晚 又会有一道雷电降临
朗兹 伦敦的斗争
洛斯卡拉的恶疫
解析:这首诗便预言了肯尼迪兄弟的被杀。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前往达拉斯,就在这一天白昼,他被刺杀。第一句中的“雷击”,便指的是手枪射出子弹,击中了肯尼迪。
第四行中“又会有一道雷电”指的便是约翰·F·肯尼迪之弟洛华德·肯尼迪,他在5年后的6月5日也被暗杀。诺查丹玛斯果然名不虚传,他的预言与历史惊人地相似。
事件14:21世纪初人类的移居月球计划
原文:
新来者圈占无人守卫的土地
占领人类不能居住的场所
牧场 房屋 田园 村庄和城市
成为最好的献礼
饥饿 瘟疫 战乱 广袤的耕地
解析:“无人守卫的土地” 与“人类不能居住的场所”即指无国境的土地,这在地球上没有。因此这首诗是在预言21世纪初人类将自由进出月球。预测晚了几十年的时间,实际上,人类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造访月球了。
诗的第一行,诺查丹玛斯用了“圈占”一词。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纳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舷梯,开口道:“我,哈勃·威尔逊,以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个国家,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停顿了一下,他又说:“我们为和平而来。”此时,正在进行的卫星转播中断,因为原拟定的讲话稿全文是:“我,哈勃·威尔逊郑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美国“圈占”月球之心昭然若揭,它想借登月宣言将月球划归美国的版图,“圈占无人守卫的土地。”但是,阿姆斯特朗破坏了美国的大事。
事件15: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深受其痛
原文:
神是在暗示人类吧
只有你们会深受战争的重创
平静的间隙空中投下剑与枪
未曾有过的创痛于左手方向
解析:第三行“平静的间隙”可以看出这场战争发生在一次大的战争之后的数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给世界带来短暂的和平,但到了六十年代,美国又在越南燃起战火。
第三行“空中投下剑与枪”描述当时美国地毯式轰炸的情景,“剑与枪”意味着导弹、炸药。
“左手方向”指的便是美国。因为在地图上,以诺查丹玛斯生活的法国为中心,美国便位于左手方向。越南人民高昂的斗志克服了武器短缺的缺陷,这也暗示了强大的美国受到了惨痛的失败,美军陷入越南战场,在死伤数万人之后,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