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预警系统的原理与依据

依据现有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在大地震之后迅速、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引发海啸,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灾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海啸是向外传播的,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我们知道了海中发生地震的具体地点或某处实际海啸的发生,就可以利用海啸传播的时间差,向其他可能会被波及的地区及时发出海啸警报。

根据海啸的发生特点,1965年,26个国家和地区在夏威夷合作建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TWC),随后更多的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国际海啸警报中心。一旦从地震台和国际地震中心得知海洋中发生地震的消息,PTWC就可以计算出海啸到达太平洋各地的时间,及时发出警报。中国于1983年参加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对来自太平洋方面的海啸,我们可以做出及时的预防准备工作。

建立海啸预警系统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一,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是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地震波大约每小时传播30000千米(每秒6千米~8千米),而海啸波每小时传播几百千米。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的距离,海啸则需要1小时以上。

1960年,智利发生了特大地震并引发一场特大海啸,智利地震的地震波传到上海用了不到1小时,而海啸波传到上海则用了23小时。根据地震台上接收的地震波推测,我们不但知道智利发生了大地震,而且知道大约多少小时之后海啸波就会到达。

第二,海啸波在海洋中传播的波长很长,会引起海水水位大面积升高(台风也会造成海面出现大波浪,但面积远远小于海啸),所以我们可以在大洋中建立一系列的观测海水水面的验潮站,根据观测判断会不会发生海啸以及海啸的传播方向等关键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海啸的产生过程很复杂,因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难于奏效。海洋地震是造成海啸的主要因素,但大部分海洋中的地震不会产生海啸,因而经常会出现虚假预警状况。如1948年,檀香山收到了海啸警报,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动员全部居民迅速撤离沿岸,但最后根本没有海啸发生,而这次海啸紧急救助活动却花费了3000万美元。1986年,当地又发生了一次不实警报,同样损失巨大。从1948~1996年,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夏威夷一共发布20次海啸警报,其中只有5次是真警报,剩下的15次都是虚假警报,虚报比例达到3/4。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对海啸资料的不断深入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虚报比例已经有所下降。当前的海啸早期预警工作主要有海啸产生的机理、相关的数学模型、安装多个深海海底地震仪(OBS)组成的监测系统和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这四个方面。

为了在大地震之后能够迅速、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引发海啸,减少误判与虚报特别是“近海海啸”预警的误判与虚报,以提高海啸预警的监测水平,必须加强对海啸物理的研究。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也是实际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袭击了夏威夷的“曦嵝”(Hilo)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那以后有效避免了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

倘若印度洋沿岸各国在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啸之前对海啸的威胁有足够重视,同样建立一个海啸预警系统,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特大海啸也不至于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海啸后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建议建立一个全球的海啸预警系统。这个系统通过全部汇总所有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设计成电脑模拟程序,大体判断出哪些地方会有形成海啸的可能性,其规模和破坏性又有多大。基本数据形成以后,系统会迅速向相关成员国发出及时的海啸警报。该系统还在海洋上建立了数个水文监测站,一旦海啸形成,海啸预警系统也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只有全球性的预警系统才真正有效。

印度洋海啸造成的严重灾害使人们对预警系统有了新的认识。

建立全球的预警系统比建立各国和区域的预警系统更有效、更经济。

海啸的发生频率很低,所以我们应该更合理地建立各灾种的综合性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应当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预警系统不是万能的,本地海啸的预警比远海啸的预警要困难得多,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除预警系统外,还要注意灾害的预防和建立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的救援系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299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