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醚的发明发现历史:美国化学家佩德森合成冠醚

冠醚的发明发现历史:美国化学家佩德森合成冠醚

1962年,杜邦公司高级研究员、美国化学家佩德森用邻苯二酚和2,2’-二氯乙基醚进行反应,想合成一种能络合金属离子的双(邻羟基苯氧基)乙基醚,结果他发现生成的产物中有0.4%的未知物。经鉴定,这是一种新的环状多醚化合物二苯并-18-冠-6。

1962年至1967年,佩德森花了5年时间系统合成这类环状多醚,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由于这类化合物整个结构的形状犹如一顶皇冠,他把这类环状多醚统称为冠醚。

1967年,佩德森在日本东京的第10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报告了他研究大环多醚的工作。他指出,18-冠-6有一种很奇怪的性质,它一端的六个氧原子使其易溶于水,另一端的烃基又使其能溶于有机溶剂,而且聚在一起的六个氧原子正好能把一个钾离子抓住。

18-冠-6不仅可与钾离子络合,还可与重氮盐络合。冠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尤其是碱金属离子络合,并且随环的大小不同而选择性地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例如,12-冠-4与锂离子络合而不与钠、钾离子络合。冠醚的这种性质在有机合成上极为有用,使许多在传统条件下很难发生甚至不发生的反应能顺利地进行。

冠醚与试剂中的正离子络合,使该正离子可溶在有机溶剂中,而与它相对应的负离子也随同进入有机溶剂内。冠醚不与负离子络合,负离子便游离或裸露在溶剂中,使得这些负离子的反应活性大大提高,从而加速反应。在此过程中,冠醚因为能够把试剂带入有机溶剂中,而被称为相转移剂或相转移催化剂,这样发生的反应被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这类反应具有速率快、条件简单、操作方便、产率高的特点。

为此,各种冠醚被大量合成出来供配位化学家研究,并作为有机合成中的相转移催化剂而得到广泛使用,以使本来难以进行的反应能迅速进行,增强反应的选择性,提高产品纯度。例如,安息香在水溶液中的缩合反应产率极低,如果在该水溶液中加入7%的冠醚,反应的产率可达78%;若改用苯做溶剂,同时加入18-冠-6,反应的产率可以提高到95%。

1968年,年仅29岁的法国化学家让-马里耶·莱恩在冠醚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合成了一类在大环多醚上再多一个环、分子结构形似土穴的“穴醚”。穴醚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络合,把金属离子嵌在由几个环组成的“穴”中。后来他又进一步合成了其他具有三维空腔的多环聚醚。

莱恩在研究穴醚的络合作用时还发现,借助于各种分子内的电性作用,以及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底物可以与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分子聚集。莱恩把这种聚集的分子称为超分子,并在1978年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概念。超分子化学就是分子内键合和分子聚集的化学。超分子兼有分子识别、分子催化和选择性迁移的功能。

美国化学家唐纳德·克拉姆在佩德森的发现的基础上,合成和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光学活性的冠醚,试图探索酶和底物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冠醚是主体结构,能够有选择性地与作为客体的分子起络合作用。克拉姆因此创立了“主客体化学”,进行了模拟酶的研究。

佩德森、莱恩和克拉姆在发展应用冠醚这类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特殊结构的分子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被化学界公认为是如今蓬勃发展的冠醚化学(或大环聚醚化学)的里程碑。他们因此而共获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269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