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人如何预报天气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人如何预报天气

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了解到不少天气变化规律的知识,这些知识大量反映在天气谚语上。

例如《诗经·小雅·頍弁》中说:“如彼雨雪,先集维霰。”(下雪以前往往先会下霰。)汉《焦氏易林》中说:“蚁封穴户,大雨将至。”(蚂蚁把洞口封住,将会有大雨。)《论衡·寒温篇》中说:“朝有繁霜,夕有列光。”(早晨要是有很多的霜,必定夜间的星既多而亮。)后魏《齐民要术》卷四《栽树第三十二》中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天雨后刚晴,见到寒冷彻骨的北风袭来,那天夜里必定会出现霜。)

随着劳动人民和天斗争经验的积累,天气谚语越来越丰富,而且往往需要汇集成书,便于集中参考。在唐代,集中介绍民间天气经验的书籍中,最有名的是黄子发的《相雨书》。这本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一些天气经验,有些还很有价值。例如书中描述:云中出现黑色和红色,就会下冰雹。这个经验在现在各地进行人工抑雹作业的时候,仍旧用做判断雹云的依据。

由于农业的不断发展,观察天气的经验更加丰富,要求能用简短韵语来表达这些丰富的经验,以便于记忆和应用。这种要求日渐迫切,于是到了元代,天气谚语已经绝大部分用韵语表达了。元末明初娄元礼《田家五行》就是大量集中当时流行在太湖流域的韵语和非韵语的天气经验的专集。这本天气经验集的流行影响很大,所录的天气谚语,不胫而走,在农村造成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局面。

明末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占候》,进一步整理和补充了《田家五行》的天气经验,并且删去了大量的迷信糟粕,在改进天气谚语上,起了一定作用。

元明两代还出现了海上天气预报的著作。当时人们曾经把水手和渔民的天气经验用五言和四言的韵语表达出来。在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一书中就有这个内容。例如:“乌云接日,雨即倾滴”;“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断虹晚见,不明天变;断虹早挂,有风不怕”,等等。

还有一类预报天气的书,就是“古云图集”,一般古云图下面的说明,大多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说明图中云的特征,后一部分说明出现这种特征的云的时候风雨或其他坏天气在什么时候将要到来,强烈程度大体怎样。

关于天气预报实践和理论解释方面,可以举北宋沈括的一个实例:

有一年,天气久旱,农作物普遍缺水,人人望雨心切。不久出现了一连几天的阴天,看来必然要下雨了,可是并没有下雨。反而有一天,天气转为大晴天,太阳光很强烈。沈括那天正好去见宋神宗,宋神宗问他:“什么时候下雨?”沈括回答说:“下雨的条件具备了,明天就会下雨。”当时许多人认为连续几天阴天闷热,尚且不下雨,现在又晴又干,怎么会有下雨的可能呢?

所以不相信沈括的话。但是到了第二天,果然下了雨。沈括对这次下雨的原因做了如下解释:那时正是水汽充沛的季节,连日天阴,说明水汽的确已经多了,但是因为风比较大,云比较多,所以未能成雨;后来突然云散天晴,阳光可以烤热地面,使水汽有了充分发挥成雨作用的条件。

因此,第二天水汽和地面热力作用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共同发挥了作用,必然会出现雨(见《梦溪笔谈》卷七)。这次,沈括在说明预报理由时,也采用了一些五运六气的术语,但仔细分析这一段叙述,可以看出沈括是反对当时医家用五运六气的死方法预报天气的。

他在这一段文章中批判了五运六气说,强调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特点来预报天气。他根据那次实际天气演变(就是“连日重阴,一日骤晴”)进行仔细分析,最后判断出要下雨,这种判断是科学的,所以这次预报也是成功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259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