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武则天、无字碑、遗言说
乾陵“无字碑”立于长安朱雀门外司马道东侧阙楼前,高大雄伟,闻名于世,但碑上没有刻一个字,引得历代无数的游人和学者抚碑遐思,不得其解。
到目前为止对“无字碑”的由来大致有几种说法。
第一:德大说。
有人说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未有之奇局,自认为功高德大,可与秦始皇相媲美,可仿效秦始皇立无字碑。
其二:自惭说。
有人说,武则天喜欢自诩,临终大树贞石,以歌功颂德,但撰写碑文时,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留下了“无字碑”。
其三:称谓说。
有人说:“无字碑”不是武则天自立的,而是唐中宗李显给武则天立的,白碑立好后,李显在武则天的称谓是书为皇帝还是镌为母后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
其四:非碑说。
有人说:“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
其五:遗言说。
即是认为武则天在遗言中说:“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而为无字碑。从目前情况看,遗言说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