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鸡蛋浸过冷水后蛋壳就容易被剥掉:热胀冷缩、物质因素的作用影响

知识点:鸡蛋、热胀冷缩、物质

鸡蛋是由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鸡蛋煮熟以后,蛋白和蛋壳粘在一起,不易分离开来。但是,人们常常先把鸡蛋煮熟,然后立刻浸入冷水,再剥去蛋壳就方便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除了少数几种物质以外,一般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不同的物质材料,热胀冷缩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温度剧烈变化时,蛋壳和蛋白的热胀冷缩步调很不一致。在高温烧煮时,蛋壳受热快,蛋白传热慢,因此蛋壳膨胀的程度相对大一些。一旦浸入冷水时,蛋壳又急剧受冷而收缩,蛋白还处在原来的温度而没有来得及收缩,这时候,有一部分蛋白就会被蛋壳挤进蛋的空头处。当蛋白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时,因为体积的缩小而使蛋白脱离了与蛋壳的粘连,从而使蛋壳很容易地被剥掉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139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