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幼苗朝太阳方向弯曲的原因:物质、植物生长激素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物质、植物生长激素

1880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观察到一桩奇怪的事儿:稻、麦的幼苗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向阳光的方向弯曲。但是,如果把这些幼苗的顶端切去或者用东西遮住的话,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太阳“鞠躬”啦!

为什么会这样呢?达尔文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在幼苗的尖端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的作用下,这种物质跑到幼苗背光的一侧,引起弯曲生长。

但“某种物质”是什么,达尔文没有答案,却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在1933年答案终于被揭开了:化学家们从幼苗的尖端,得到好几种物质。这些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能够叫幼苗背太阳一面的细胞分裂生长加速,使幼苗朝太阳的一面“弯腰”。这些奇妙的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素”。根据化学分析,这些植物生长素大都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三醇酸(生长素A)、醇酮酸(生长素B)和β—吲哚乙酸(异生长素)。

植物生长素能刺激庄稼快速成长但量极少。于是,人们研制出一种替代品——植物生长激素,并运用到农作物上。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至今,人们已找到了上百种植物生长激素,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二四滴”、赤霉素等等。现在,植物生长激素已经成了支援农业生产的一支生力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121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