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怎样预测地震?

我国历史上对地震的认识,都侧重于天人关系的解释。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地震发生太突然,且又发生在地下深处,人们感受到的只是震动和瞬间留下·的一片废墟,对其本质很难搞清。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人们预测地震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观星测震。

我国古书中记录的观星测震经验有近百条。 如战国《晏子春秋》中记有: “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钩星(水星)在四心间,地其动”;西汉董仲舒《灾异占》中记有:“日黄无光,天下主失德、名山崩、地动”;东汉《春秋灾异》中记有:“辰星(水星)与填星(土星)合虚中,齐国地动”、“岁星(木星)入亢,或东或西,去亢一尺若三尺,地大动”;元朝《宋史·天文志》记有:“天纪九星,散绝则地震山崩”、 “土星人昂中,地动、水溢、宗庙坏”等。 观星测震主要依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方向、运动速度、所处位置、亮度、颜色,以及慧星、流星、月晕、日色等现象。 这些现象与地震的关系盛行了千余年,至今仍有研究者在探索应用。

2.观地测震。

观地测震晚于观星测震,主要开始于明朝。 1624年4月17日河北滦县发生6级地震,波及北京。宫殿动摇有声,缸水震荡腾波。 正在京城的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为解答朝廷大臣们的询问编写了《地震解》,该书列举了六种地震前的宏观现象,如“凡井水无有一切他故,而忽浑并发恶臭者,震兆也”、 “池沼之水,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若风日清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

清朝《银川小志》记有:“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以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狂吠,即防此患。

至春秋多雨,冬时未有不震者。”清朝《虞乡县志》也记有:“乙亥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盆倾而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 乡老有识者谓,霪雨后天大热,宜防地震。”观地测震主要依据地面上下的宏观异常或是贴近地面的宏观异常预测地震。

什么是以震报震?利用地震观测资料预测地震的方法称为以震报震。 以震报震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图像及地震波的特征是地壳应力场的反映。

因此,试图通过对已发生的地震进行分析,窥测地应力场的状态,寻找大地震前由震源区附近应力的集中、增强而产生的某些征兆。

古人防震

在防震抗震方面古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北京三河、平谷发生8级大地震之后,任塾在《地震记》中说:“大抵床几之下,门户之侧,皆可赖以免。”1730年(清雍正八年)北京西郊6.5级地震后, 《翼駒稗编》一书中写道:“方震时,闻深木格磔声,争避桌下,屋随倾压,赖桌槽柱得不死。”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中幸存的一位老人,根据前人传教和亲身体验说道:大地震很突然,来不及往屋外跑,且地面晃动猛烈,站立不稳,根本跑不动,但不要过于慌张, 马上紧挨墙根趴下,前臂在头前重叠反握,脸朝下,鼻梁眼窝枕于臂上,可幸免于难。

古人躲避地震的办法,即使在今天,只要不是预制板的高楼大厦,也可以采用。 为抗御地震,我国古人早已懂得用竹木、刑条、苇草等柔性轻质材料建造房屋。 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后,长安居民就有用“木板合厢四壁,上起暗楼”作为抗震的措施。 台湾省古人在建筑城墙时就注意到“台地沙土浮松,不时地动,故以树为城”。

淡水县保存下来的古城墙就是用竹子和树木等材料构筑的。 我国历代建筑师们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宫宇寺塔和亭台楼阁,它们不仅是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而且是不畏山摇地动的抗震建筑典范。 经久耐震的古建筑物,一般都具有设计美观合理,结构严谨科学,地基匀均坚固,用材精良适宜,施工认真细致,维修妥善及时的特点,这些经验在今天也有用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84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