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湖泊(内流湖):分布特点

内陆湖又称内流湖,广义上是指从湖泊流出的水流不汇入海洋的湖泊,狭义上是指非河流发源地的湖泊。湖水水量的损耗仅为蒸发和土壤渗透。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湖泊大都是内陆湖,是由河流尾闾汇集于洼地而成。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湖水矿化度高,多为咸水湖或盐湖。如内蒙古的吉兰泰盐湖,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等都是著名的产盐湖泊。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是内蒙古东部的呼伦湖。还有一些湖泊,它的形成与地层构造断陷作用有关,如阿尔泰山西南麓的布伦托海、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天山北麓的艾比湖、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等。

由于受气候、人类活动等影响,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湖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新疆的艾比湖日益萎缩;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入湖水量锐减,灌区含盐退水不断入湖,使湖水变咸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nzdy.com/2219.html
返回顶部